【草莓种植价格网】
如何种草莓:
①入秋后,把从母株上长出来的,像小吊兰那样的草莓幼株剪下来,种在装有培养土的盆内,并加入有机肥作基肥。然后浇足水,放置半阴处,待服盆后,移向有阳光的阳台、平台或天井等处;②日常养管方面,平时盆土保持微湿润,忌过干或过湿,过干叶片易枯焦,过湿易引起烂根。在早春生长期,追肥1——2次,促使生长枝叶。开花前的3月,再追施以磷钾为主的肥料1——2次,促使它开花并结果。如肥不足,就很难开花和结果(每株留果5——10个),在浇水施肥时,注意别把肥水溅在花果上,以防沾污花果,影响质量,同时,注意环境整洁,防止蜗牛、蛞蝓和鸟等食果。经过上述方法的管养,到5月上旬起,果实分批成熟,就可一饱口福了。
(2)一般种植
(3)大棚种植技术
草莓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,草莓荣居首位。草莓是结果快、成熟早、繁殖易、周期短、效益高的经济作物。
一、繁殖苗地的准备
白酒在干净的碗内化解)喷雾。连喷两次,时隔一星期至10天。八月份严格控制施氮肥,让其适当干旱,但不要过份。
二、适时移栽和移栽地的准备及规格
在移栽时应注意,一是定向移栽:既弓背朝外,有利以后花序抽出。二是双行三角形(品字形)栽植,有利通风透光扎根。三是把握深度,做到下不露根,上不埋苗心,有利分蘖。四是带土移栽,有利成活。五是晴天下午栽,阴天全天栽。六是加强水肥管理,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,浇水时可按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。七是及时查苗补苗。
三、田间管理
四、适时盖膜
盖膜能成倍地增加产量,减少果实损失防止污染。膜分大棚盖膜、地膜。盖膜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温度降到8℃左右时,开始盖膜。先盖大棚膜,后盖地膜。盖膜前先要除草、中耕、施肥,防治病虫害。(大棚制作与购膜型号)由于篇幅有限恕不介绍,有意者请与农科所联系。盖膜后,晚上棚内应保持温度8℃,白天20℃左右,晴天中午要掀膜,下午3点复膜。温度过高,花粉死亡,温度过底花粉活性不够,难以授粉。
五、大棚种植
早春大棚种植的草莓可以开花结果。
棚室草莓花果期管理“八要”
主要病害:
在草莓苗的培植期和移栽期,主要以白粉病、灰霉病、炭疽病发生较为普遍,防治不及时,有时会使草莓苗全部被毁。
一、草莓白粉病
病原菌为单囊壳属,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,发病较适温25-30摄氏度,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,三唑酮类农药已经普遍对其产生了抗性。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均易发病。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,预防用药:百泰1500倍或者25%使百克1000-1500倍、龙克菌500-600倍喷雾,7-10天一次。
小弓棚栽培预防期为12月前后及第二年5月份前后,发病初期预防和防治用药:翠贝3000倍、50%使百功1000-1500倍、凯泽2000倍与成标500倍混用、龙克菌500-600倍。
要注意药剂的轮用,不要连续使用同一个品种药剂2次以上。
二、草莓灰霉病
病菌在潮湿和25度左右时较容易发病。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发病较为严重。
要以预防为主,用药较佳时期为草莓第1花序20%以上开花和第2花序刚开花时。药剂选用:凯泽1200倍或农利灵1000倍或50%使百功1000-1500倍、龙克菌500-600倍,连续防治2次,交替用药。病害较重时,可选择凯泽1200倍加百泰1500倍或凯泽1200倍,50%使百功1000-1500倍,龙克菌500-600倍,现混现用的,效果更好。
病害的防治
种植草莓,改变或控制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,克服不利因素,使之正常开花结果,达到提前采收,反季节供应市场。大棚栽培具有投资少、见效快、产量较高、效益好的特点,每亩土地产1500千克,较露地高出1倍以上;产值比露地高出10倍多。为了延长草莓供应期,实现周年供应的需求,目前常用四种栽培形式:(1)促成栽培(秋末冬初11月~12月成熟上市);(2)半促成栽培(于2月~3月间成熟上市);(3)超促成栽培;(4)抑制栽培。
虽然采用大棚生产优点很多,但也有不足之处,因棚内高温多湿。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。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,“治早、治小、治了”,显得尤为重要,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。
叶斑病:
又称蛇眼病,主要为害叶片、叶柄、果梗、嫩茎和种子。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,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,边缘紫红褐色,中央灰白色,略有细轮,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,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。
防治对策:
及时摘除病叶、老叶。发病初期用70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~700倍液,十天后再喷一遍。或用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,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。
白粉病:
主要为害叶片,也侵害花、果、果梗和叶柄。叶片上卷呈汤匙状。花蕾、花瓣受害呈紫红色,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,果实不膨大,呈瘦长形;幼果失去光泽、硬化。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。
防治对策:
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,重点喷布波美0.3度石硫合剂。采收后全园割叶,喷布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%退菌特800倍液及30%特富灵5000倍液等。
灰霉病:
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,在花朵、花瓣、果实、叶上均可发病。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,生成褐色斑点,并逐渐扩大,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、腐败,严重影响产量。
防治对策:
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、5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50%扑海因500倍~700倍液等喷雾。
根腐病:
从下部叶开始,叶缘变成红褐色,逐渐向上凋萎,以至枯死。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,根的中心柱呈红色。
防治对策:
草莓移栽前用40%芦笋青粉剂600倍液,浇于畦面,然后覆土,整平移栽,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,降低田间菌源基数,减少传染机会。
黄萎病:
该病是土壤病害,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,叶变黄、叶表面粗糙无比。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,直到枯死。
防治对策:
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;缩短更新年限;用氯化苦13.5升~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;拔除烧毁已发病者。